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1 17:43:07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回想这学期来的备课、上课情境,一些体会和反思也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现将其整理如下: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五、教学机智问题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教学机智,必然使本来应该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讲“考试的心情”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以前考试紧张吗?”我就灵机一动,用我的经历来做蓝本,讲了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的种种心情,还告诉学生当时我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亲历的考试心情,并交流,很快就使学生理解了考试时出现的种种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很顺利的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

现在九年级复习已经进入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了,学生的学习也进入了僵持的阶段。如何上好复习课,对这段时间的复习课进行反思,总结如下:

一、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1、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明确的、适宜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本次复习课正是围绕着各单元相对应的目标,特别是基础性目标去设计的。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一味地“赶时间”把复习内容硬塞给学生,可能只能勉强完成教师的“复习任务”,却达不到实际的“复习效果”。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不能实现,那么这个课堂也是无效的,教师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反效果。于是,我没有按照一节课复习整个单元的进度,而是采用了一节课复习其中一课的复习方式。只有学生真真正正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该掌握的主干知识掌握好,该做的练习做了而且都释疑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2、对复习备考的分析:

山西省的中考,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还对学生的能力,思维品质以及研究性学习都有重要的考查。估计这次备考能激励一部分困难学生有信心学习思想品德课,至于中上程度的学生,则要鼓励他们更严格、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现在的复习,我以为还是要过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备考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过好基础关,该背的东西必须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次前提下,训练和培养各种学科能力,如识记能力——包括再认能力(了解或识别),再现能力(记住并正确表述);理解能力——包括描述或说明,分析、比较、辨别,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合理推论等;应用能够能力——包括认识、判断、分析实际问题,在新情境中谈感受、体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建议或行为要求等。

因此,这一阶段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对九年级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练习,学生能巩固知识点,并了解考察知识点的基本题型

②通过讲练结合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学生能掌握一些开卷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会分析材料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明确务实基础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提高对学好思想品德学科的信心

而这一节复习课的重点和难点设定为:

(1)教学重点:对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并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一些开卷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会分析材料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

3、对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要兼顾六科文化课的学习,在时间分配上肯定会有所侧重,很难要求学生花很多课余时间在思想品德这一科上,所以要求在45分钟的有效课堂上出质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也更乐意接受不占用其课外时间的学科(老师)。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我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心理氛围对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作用。注意了适切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即在设计时,多数的问题和练习都是能够回答的,都是“伸一下手就可以摘到桃子”的,可操作性较强。

4、设计特色:

< ……此处隐藏22446个字……。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教学时感情投入不够,缺少教学激情。一节成功的课首先肯定是教师要能在教学时自己打动自己,特别是品社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如果不能百分之百感情投入,不能打动感染自己,也很难打动感染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觉得我这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不积极主动,影响了我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改正。

3、在制作感谢卡时,我只定格在一张感谢卡,所以学生也定式思维,大多都只写给父母,思路不广,所以在这里边听音乐,边制作时,可循环播放几张给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谢卡,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4、学生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效果就更理想。如在体验感悟,认识谢谢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在现,学生的感谢就更加深刻。

5、教学评价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个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总结,提高。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品德课的积极性,反思以往浅谈点滴体会。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 “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4、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我在学校哪怕在累,只要与学生相处,烦恼就没有了,学生只要看我脸色不好,都会说,教师别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体。

5、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操。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就可以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感到满足,感到快乐。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乡下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